近日,兵器工業一機集團自主研發的兩款大馬力拖拉機前驅動橋突破國產農機“卡脖子”難題,實現大馬力拖拉機核心部件國產化。 一機集團橋箱公司準確把握用戶需求,聚焦大馬力拖拉機應用痛點、短板,對標國外同類農機橋技術,結合自身重卡車橋模塊化設計理念,歷經兩年技術攻關,實現前驅動橋可靠性、耐久性等關鍵性能指標的全面技術提升,最大輸出扭矩達20400N·m,動態載荷能力提升17%,且成本較國外產品大幅降低,滿足大馬力拖拉機適配深松、旋耕等高強度作業需求。 目前,第一款高擺銷前驅動橋用戶已完成試驗樣車370小時農田重載作業路試。第二款前后擺銷前驅動橋按用戶要求在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完成溫升、噪音、中值疲勞壽命等車橋臺架試驗,并取得在最大輸入扭矩下累計完成65萬次的齒輪疲勞測試成績,得到用戶認可并進行裝車路試。 農機驅動橋被稱為拖拉機的“脊梁”,其性能直接影響拖拉機的牽引力、通過性和可靠性。據統計,2024年我國200+馬力拖拉機市場規模達126億元,核心部件國產化率不足40%,特別是受成本與保供的制約,國內大型高端農機前驅動橋長期以來依賴進口,成為產業鏈“卡脖子”難題。橋箱公司研制成功的前驅動橋不僅標志著公司在高端農機裝備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領域實現新突破,更成功突破國產農機“卡脖子”難題。下一步,橋箱公司將繼續深耕大馬力拖拉機橋技術領域,逐步向300馬力以上機型拓展,形成覆蓋全功率段的農機橋產品矩陣。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