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組的輸贏觀 |
||
|
||
□ 宣 明 以賽礪精兵,讓勞動和技能競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造能!3月份,在“全國電子制造行業線束線纜制作工藝與操作技能大賽”上,信息院集團北方自動控制技術研究所參賽團隊斬獲“團隊一等獎”“最佳工藝質量獎”“最佳展現獎”三項桂冠……參賽選手們在展現不凡身手的同時,更以實際姿態展現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光榮與夢想。 他們靠什么脫穎而出?答案也許就是班組背后的“輸贏觀”。 “贏”檢驗的是實力,成績映照“內里子” 在寬敞明亮的電子線束線纜操作賽場,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計時器閃爍跳動,秒針滴答聲揪著眾人的心。白師傅手指靈動,似翩躚的蝴蝶,輕巧拿起線束,手中剝線鉗精準定位,利落地剝開外皮,纖細的銅線根根分明。接著,他又迅速將銅線芯插入接線端子,拿起壓線鉗,“咔噠” 一聲,牢固壓緊……這是在全國電子制造行業線束線纜制作工藝與操作技能大賽中的場景。 白師傅并不是第一次站在這樣高規格的賽場上,他所在的電氣裝聯班組也有不少這樣的“能工巧匠”。為了能夠獲得參賽資格,白師傅下了不少“苦功夫”。 為了備戰這次大賽,電氣裝聯班組舉辦了一次模擬比賽,給每個人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看看誰的關鍵操作技術更加嫻熟、壓力適應能力更加突出,只有從模擬大賽勝出的選手才能代表班組來到全國賽事的舞臺上。 為了獲得“打頭陣”的資格,白師傅開啟了一段“淬煉成鋼”的自我提升之路。利用下班時間,他先從基礎練起,反復用剝線鉗剝離不同粗細、材質的線纜外皮,力求每次力度、切口都分毫不差。遇到復雜線路,他便一頭扎進研究里,將圖紙翻得卷了邊,對著線路模型反復拆解、組裝。不僅如此,為了更加真實地復現賽場氣氛,他還自制了模擬比賽的計時裝置,不斷給自己加壓…… 對于電氣裝聯班組而言,這樣的場景并非個例。賽事是一個機會,更是一次契機,每位員工都比著干、爭著上。“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次珍貴的學習機會,可以見識到更高的行業標準!”小劉剛來班組工作兩年,他早已將班組“追求細實,打造精品”的理念融入到職業追求中,她也格外珍惜每次參與選拔的舞臺。 “造英雄”而非“當英雄”,這是電氣裝聯班組的人才培養理念。陳志華是班組的“領頭人”,參加大賽前,她帶領班組特意為選手們準備了“學習沙龍”,研究往年競賽視頻和實戰經驗,結合行業的最新趨勢和最高標準,從理念和操作層面不斷提升技能水平。 協作、創新、堅持、付出……終于澆灌出了成果之花。幾年的時間里,電氣裝聯班組的參賽團隊在各級大賽中頻頻獲得優異名次,累計有4人成長為“三晉技術能手”,2人成長為兵器工業技術能手,2人成長為兵器工業青年技術能手,5人成長為國防工業技術能手。 “輸”發現的是不足,失意也能蛻變為“新動能” 去年,電氣裝聯班組有兩支團隊進入了全國電子制造行業線束線纜制作工藝與操作技能大賽。與甲隊不同的是,乙隊沒能進入總決賽,未得到獲獎名次。 成績公布的那一刻,乙隊的參賽隊員們哭了。 “沒進入決賽,哭是對的,但是這只是暫時的,以后還有很多機會。”陳志華安慰隊員們。乙隊圍坐在一起進行復盤,總結著失利的原因。 經過調整,大家很快從消極情緒中走了出來,進入“觀戰模式”。看著甲隊選手們與來自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全國電子制造行業線束線纜專業的技能大師切磋比武。 “看,高師傅的線纜纏住了!”乙隊的小陳驚呼。高師傅賽中狀態一直很好,動作迅速卻不失沉穩,但是線纜的意外纏結讓他的手瞬間僵住,場外的觀眾也呼吸急促起來。高師傅心中雖閃過一絲慌亂,可多年職業素養讓他立刻收起雜念,專注于自己的操作,及時補救,追回了時差。 賽后經驗分享時,高師傅為大家講述了這份緊張的經歷。小陳尤其感受深刻:既快又穩,這是競賽中先發制人的基礎操作,但是靈活應變才是掌握主動的必殺技!跟前輩相比,差距不僅僅體現在操作上,更體現在思維上。 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乙隊也在研究對手和兄弟團隊的經驗優勢。“出色的表現終究要靠過硬的基礎能力來支撐,否則只是空中樓閣。”乙隊在一次次的復盤和討論中,放下了競賽輸贏的“包袱”,更加專注于技能素質的提升。 回到工作崗位,乙隊達成共識:不能只懂技能,還要懂原理、懂制造、懂設計,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大家重新熟悉每一道工序、每一種物料、每一個配件,學懂弄通生產工藝和設計圖紙,將每一步操作都做到心中有數。 與此同時,大家積極嘗試新方法、新思路解決遇到的工藝瓶頸,參加各類小發明、小創造,將所內競賽作為“磨刀石”,在平時對抗中鍛煉思維、破解問題。大家都憋著一口氣,要在真正面臨挑戰那一天,重新找回“面子”!這股不服輸的精神推動著班組生產效率和工藝水平的不斷提升,形成“你追我趕”的強大磁場。 今年,原先甲、乙團隊的隊員們重新組隊,來到了全國賽事的賽場上,憑借良好的表現一舉取得了優異成績。 正是這一次次競賽,也讓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身所肩負的職責使命。“無論輸贏,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場競賽、獲得的每一次成長,都是在為兵器事業發展積蓄更多底氣。”陳志華堅定地說。 確實,輸贏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變得不再重要。在輸贏之間吸取經驗教訓,在競爭博弈中謀求進步之法,才是兵器技能人才的共同追求。勞動和技能競賽不僅激發了職工比學趕超的熱情,還蘊含著厚重的勞動精神與工匠精神,研究所將繼續為職工搭建能力提升“練兵場”“比武場”,打造技能人才培育的“快車道”,讓高水平工匠大師競相涌現。(作者單位:信息院集團) |
||
關閉窗口 |
相關鏈接: |
兵器工業集團多個單位及班組在全國“安康杯”競賽中獲表彰 |
中工網:淮海集團組裝分廠手工釬焊班組長孫清娜———一直走在攻堅克難的路上 |
兵器工業集團在首屆全國“紅旗杯”班組長大賽復賽中喜獲佳績 |
兵器工業集團3個案例分獲全國健康企業建設特色案例、健康班組案例、企業家和職工健康達人案例 |